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编委会
编委会章程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优先出版
专刊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作者指南
版权协议
下载中心
OA政策
出版法规标准
出版伦理声明
文献查重策略
学术出版规范
联系我们
最新刊期
2023
年
第
2
卷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2018—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环境化学人才类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丁腾达,庄乾坤
2023, 2(4): 341-345.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1
摘要:本文分析了2018—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化学人才类项目的受理与资助情况,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的申请、受理、评议、资助立项、研究队伍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总体来看,环境化学学科的人才类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资助数明显增长,尤其是大气、水、放射和毒理领域发展良好,而在理论环境化学、土壤污染与修复化学、固废污染与处置化学以及生物安全与防护化学领域仍需加大宣传力度和人才梯队的培养。这些结果将为环境化学领域人才类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环境化学;人才类项目
93
|
4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54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
刘金炜,何阳,赵华章
2023, 2(4): 346-359.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2
摘要: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是一种获取水资源的新途径,可解决缺乏常规水资源时的需水问题。吸附式空气取水通常依靠吸附剂捕水,再使其受热释水并将水蒸气冷凝,从而获得清洁的液态水。高性能的水蒸气吸附材料和高效率及低能耗的空气取水系统是提高空气取水过程效能的关键。本综述总结了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的原理和水蒸气吸附剂的捕水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常用的四种不同类型水蒸气吸附剂(多孔碳材料、无机聚合物、有机聚合物以及吸湿性盐)的吸附性能和研究进展,归纳了空气取水系统的设计优化思路和方法。最后对吸附式空气取水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空气取水;吸附;吸湿材料
67
|
6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35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量子超晶格:堆叠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
韩拯,叶堉,刘健鹏
2023, 2(4): 360-36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3
摘要:电子间库伦相互作用在凝聚态物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电子之间相互作用占据主导时,例如磁性、关联绝缘体等物态相变将会发生。二维电子气,尤其是莫尔(moiré)超晶格二维异质系统的电子关联效应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出现了一系列新颖的实验和理论结果。本文主要围绕一个比较特殊的物理模型:双层关联二维电子气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同效应,介绍其近期的实验与理论进展。
关键词:库伦相互作用;电子关联;二维异质结;莫尔超晶格;协同效应
41
|
7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29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黄河流域淡水生态系统典型新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
苏超,王标,张红,刘勇
2023, 2(4): 367-375.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4
摘要:近些年来,新污染物因其对水环境产生的风险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基于52种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和个人护理产品的环境暴露数据和生态毒性数据,计算了它们的生态风险,识别了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和热点污染区域。结果表明,内分泌干扰物和个人护理品对黄河流域淡水生态系统的风险较高,如17β-雌二醇、雌酮、4-特辛基苯酚、17α-乙炔雌二醇、雌三醇和三氯卡班。与黄河流域上游相比,中下游地区受到的生态风险相对较大,其中红霉素、多西环素和磺胺二甲氧嘧啶在各个河段的风险值都较高。黄河支流灞河中的多种污染物的浓度呈现出最高值,是黄河流域的热点污染区域,其次是黄河支流(河南段)、黄河支流(山东段)和黄河支流汾河。
关键词:黄河流域;新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药物个人护理品;风险排序
27
|
3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4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近十年运城盐湖藻类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谢树莲,冯佳,高帆,刘旭东,南芳茹,刘琪,吕俊平,刘洋
2023, 2(4): 376-381.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5
摘要:盐湖是湖泊的一种极端类型,即含盐量较高的咸化水体,它是多因素、多物源和极端环境下综合作用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现代盐湖发育的国家之一,约有千余个盐湖(包括干盐湖),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运城盆地东南部,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盐湖,也是我国较大的卤水湖之一。运城盐池湖区的水域极为复杂,除了区域中心的盐湖以外,在盐湖的周边还覆盖有许多其他的水体,这些水体包含了天然水体的4种类型,即淡水水体、混盐水体、真盐水体和高盐水体。本文综述了近十年运城盐湖藻类植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区系分类、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盐度的关系、植物资源藻种及优化培养、盐生杜氏藻分子生物学等方面。最后,对该研究领域目前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藻类植物;生物资源;运城盐湖
40
|
2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30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嗜盐微生物资源及其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于慧瑛,王帆,王卓,郭浩然,杨静,王传旭,李新
2023, 2(4): 382-39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6
摘要:嗜盐微生物是一类只有在一定浓度的盐介质中才能良好生长的特殊微生物资源,通常分布于盐湖、盐碱地、盐场和盐渍食物等各种高盐环境中,是极端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生存条件,嗜盐微生物形成了独特的基因类型、生理结构和代谢机制,是研究生物进化、生命起源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材料。此外,作为一类极具应用前景的微生物资源,嗜盐微生物可产生许多具有特殊功能的代谢产物,在食品、医药、造纸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主要针对嗜盐微生物的种类、分类地位、嗜盐机制及其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与应用等作一简要概述。
关键词:嗜盐微生物;嗜盐机制;生物活性物质;开发利用
22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30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欧美量子信息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彭鹏,张佳妮,高策,崔烁辉
2023, 2(4): 397-413.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7
摘要:量子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明星技术,其所蕴含的巨大变革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这项技术列为重点优先发展的技术,在战略制定、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规划布局。本文从宏观上系统整理了欧美量子信息科技政策的演变历程,在全面梳理欧美量子信息科技政策演变历程后,提炼出一些对发展我国量子科技乃至前沿科技的启示。
关键词:前沿技术;量子信息科技;欧美科技政策;战略规划
17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4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三种新型手性烟碱类农药立体选择性行为研究进展
顾思嘉,胡士涛,张全
2023, 2(4): 414-425.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8
摘要:新型烟碱类农药是世界杀虫剂市场备受瞩目的一类高效低毒化合物。具有手性特征的新型烟碱类农药其光学纯异构体的杀虫效能、潜在毒性以及环境归趋行为都各不相同,因此有必要全面考察其立体选择性行为。本文对近年来新上市的三种手性新型烟碱类农药(环氧虫啶、哌虫啶以及氟啶虫胺腈)立体选择性行为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未来兼顾药效和环境利益的单体农药开发以及政府监管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助力环境污染控制及生态健康保护。
关键词:手性新型烟碱类农药;立体选择性;环氧虫啶;哌虫啶;氟啶虫胺腈
9
|
0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30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构建特色产业技术体系?——以广西横州市茉莉花产业为例
吴致远,刘舒雅
2023, 2(4): 426-432.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09
摘要:在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具有首位重要的意义,农村地区要实现产业兴旺需要持续地致力于特色化的产业技术体系构建。改革开放初期,广西横州市就开始发展茉莉花产业技术。在经历了供过于求、品种老化、同质竞争、附加值低、模式单一等发展瓶颈后,茉莉花产业技术逐步走上延展技术链、培育产业分支、增强产业动能、发展自主品牌、构建市场体系、发展产业文化的体系化发展道路。广西横州市茉莉花产业发展为各地实现产业兴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化产业技术体系;广西横州市;茉莉花产业
19
|
5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34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文献所见中国传统炼锌术——兼论北宋苏轼炼锌文本的发现
雷志华,高策
2023, 2(4): 433-438.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10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炼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国学者对传统炼锌术的研究已有百年历史。然而,古代炼锌工艺史料极其缺乏,限制了对传统炼锌术的研究。明代以前有关炼锌的记载一直未发现。我们梳理了散见于文献的传统炼锌资料,发现了北宋苏轼记录的炼锌文本。该文本是目前所知我国年代最早的炼锌工艺史料,表明早在11世纪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炼锌术。苏轼炼锌文本所载工艺极富启发性,为解决世界炼锌史上的重要争议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关键词:传统炼锌术;苏轼;文献;冶金史;化学史
24
|
3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40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江浙地区稻作谚语蕴涵的“三才”理论思想
宋超,龚铭璇
2023, 2(4): 439-444.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4.011
摘要:农谚源于劳动人民经验总结,是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天、地、人“三才”理论思想是中国传统农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江浙地区稻作谚语概括的水稻种植经验,符合《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等古农书的理论观点,蕴含着丰富的“三才”理论思想。风、雨、云、节气、农时等“天”的因素,土地、土壤、地力等“地”的因素,是预判水稻播种、收获时间和丰歉重要根据;选种、灌溉、中耕除草、灭虫及农具使用等“人”的因素直接决定稻作产量。江浙地区稻作谚语中的天、地、人是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江浙地区稻作谚语世代相传发展,在现代稻作生产中仍发挥十分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江浙地区;稻作谚语;“三才”理论思想
13
|
2
|
0
<HTML>
<网络PDF>
<WORD>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61782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5-28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