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2 1
    • 赵宪庚
      2023, 2(1): 1-8.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1
      摘要:近年来,中国工程院组织开展了“中国标准2035”重大系列咨询项目研究,其中之一是“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战略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该重大咨询项目研究情况进行系统介绍,阐明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的研究背景,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战略目标提出多项战略任务和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2035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标准化;绿色低碳;标准化   
      67
      |
      1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095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林心月,刘锐
      2023, 2(1): 9-18.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2
      摘要:自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X射线在科学发现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劳厄发现X射线衍射,紧接着布拉格父子将其引入晶体学的研究,创立X射线衍射晶体学理论。20世纪20—30年代,X射线衍射技术已被应用到纤维结构的分析,随后相继被应用到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X射线衍射晶体学的起源、发展与应用,讨论其在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回顾阿斯特伯里、鲍林、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等人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结构的研究,分析他们未能发现正确的DNA结构模型的原因,并阐明使用X射线衍射晶体学及其衍射图在DNA双螺旋结构解析中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关键词:X射线衍射晶体学;DNA双螺旋;分子结构;衍射图   
      38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4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张玉婧,杨玲珍,尚慧锋,遆刚,李佳,王娟芬
      2023, 2(1): 19-27.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3
      摘要:论文采用NIRFAST软件仿真实现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实现乳腺扩散光层析图像的智能分类。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图像仿真采用开源软件包—NIRFAST软件模拟和重建。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图像中乳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光学特性各不相同,通过不同的光吸收系数区分不同类型的乳腺肿瘤,并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进行图像分析,将其分为良性和不同等级的恶性肿瘤。为提高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了DOTResNet模型,DOTResNet模型实现是通过将ResNet-34的输入干中7×7卷积替换为3个3×3卷积,并增加ReLU和BN层。DOTResNet与ResNet-34和预训练的ResNet-34相比,FLOPs减小了,并将分类准确率提高到99.38%。与经典的ResNet-34相比,调整后的DOTResNet模型在乳腺扩散光层析成像分类上具有更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深度学习;扩散光层析成像;乳腺肿瘤;ResNet   
      2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62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钱锟
      2023, 2(1): 28-33.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4
      摘要: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样本90个;使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激发装置产生等离子体(工作气体为Ar/O2);将样本根据处理距离不同分为5 mm,10 mm,15 mm,20 mm,25 mm,30 mm,40 mm,50 mm,60 mm组。使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处理前后各样本的接触角;使用三维形貌测量显微镜测量样本表面粗糙度值,观测表面形态;利用发射光谱(OES)对等离子体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其表面元素价键改变。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样本表面接触角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减小(P<0.05),材料亲水性改善;处理距离不同,接触角不同(P<0.05);等离子体处理前后材料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态无明显变化;OES结果显示等离子体活性成分中包含O自由基;XPS分析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C/O减小。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的技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改性方法。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体;热凝义齿基托树脂;表面改性   
      16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196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温新建
      2023, 2(1): 34-40.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5
      摘要: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强相互作用基本理论表明,在极端致密条件下可以形成特殊的物质相——致密核物质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uark-Gluon Plasma,QGP)或夸克物质。冷密核物质是构成致密天体——中子星的重要成分,而寻找被认为是大爆炸模型中早期宇宙所处的状态的热密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aynamics,QCD)物质——QGP,是目前重离子碰撞实验的重要目标之一。笔者简要回顾了致密物质相的微观描述方法和实验室探测,由核物质相到QGP相变的研究会使人们更加深入理解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核物质;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子星;重离子碰撞实验   
      41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195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姚娟
      2023, 2(1): 41-48.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6
      摘要:主动学习方法作为一种能够自主选择数据样本的机器学习算法,在处理量子物理问题中有着诸多应用。通过“Query by committee(QBC)”的主动学习策略对训练数据进行动态扩充,从而在样本数据较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训练模型的表现性能。针对量子物理中数据获取困难的特征,使用主动学习算法优化数据组成结构,为模型的训练提供有效信息,提高模型训练表现性能。通过介绍在多维函数拟合以及优化两类量子物理问题中应用实例,体现主动学习算法在处理此类量子物理问题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主动学习算法;量子物理;拟合优化   
      27
      |
      7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094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陈立,祝菲,唐正,高春平
      2023, 2(1): 49-69.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7
      摘要:在现代物理学中,高能物理和冷原子、分子物理似乎有着明显的研究界限。前者通常在亚原子的尺度上,讨论高速运动的相对论性基本粒子的物理性质;而后者往往在原子或分子尺度上讨论低能、低速粒子的运动规律。那么,是否有必要,并且有可能利用超冷原子、分子来模拟高能基本粒子的物理行为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同时,因其连接了当今物理学的两个重要且广泛的研究方向,这一问题在发掘高低能物理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拓宽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方面也蕴含着一定的潜在价值。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已经在这个新的研究方向上做出了一系列有趣的尝试,并获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们回顾近期高能物理量子模拟的重要进展,其中包括阿贝尔和非阿贝尔规范场的量子模拟、量子场论模型的冷原子量子实现、高能模型的数字化模拟手段、方法等。因为这是一个高度交叉的领域且发展迅速,我们拟根据前沿进展和自身的研究情况,分期完成这一系列进展综述,并期望这一综述可以引起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的兴趣。本文重点介绍高能物理量子模拟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并讨论阿贝尔规范场的量子模拟和冷原子实现。  
      关键词:量子模拟;高能物理;格点规范场;冷原子   
      32
      |
      4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096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陈洋洋,程颂
      2023, 2(1): 70-79.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8
      摘要:量子相变及其导致的临界现象是量子多体物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一维玻色气体(Lieb-Liniger模型)由于在理论上可以通过Bethe Ansatz方法严格求解,在实验上可以利用超冷原子气体实现,因此在理解量子临界性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回顾了Bethe Ansatz方法,然后介绍了该模型的量子相变、普适性质以及如何在冷原子气体中观测这些性质,最后展示了以该系统为工作物质的量子热机具有量子优越性。  
      关键词:Lieb-Liniger模型;Luttinger液体;量子临界;量子热机   
      25
      |
      2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09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赵军,曹鹏飞
      2023, 2(1): 80-88.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09
      摘要:近几年,大语言模型技术突飞猛进,极大地推动了自然语言处理乃至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本文介绍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原理,回顾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分析大语言模型的关键技术,梳理大语言模型的实现方法,并探讨大语言模型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大语言模型;情境学习;思维链;指令微调   
      19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6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王莉
      2023, 2(1): 89-9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10
      摘要: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古典大学危机达到顶峰,激起了学生留学德国的浪潮。德国大学孕育了一批美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者,他们推动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本文试图从文化迁移的视角分析洪堡模式得以在美国落地生根的背景、文化迁移中介者的产生及其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建立中的作用。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产品,改革者们并没有简单重复洪堡模式,而是将德国经验与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原有参数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了更符合美国文化土壤的研究型大学。  
      关键词:美国留德学生;美国研究型大学;文化迁移   
      14
      |
      1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2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舒强
      2023, 2(1): 97-102.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11
      摘要:信用是科研创新的基石,合理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科研信用管理尤为重要。现有指标体系鲜有关注科研人员所处的守信环境,但是环境对于个人守信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此,引入以提升和改进为导向的CIPP评价模式,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守信环境、守信能力、守信行为和科研成果四个方面,分别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构建科研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鉴于CIPP模式的科研信用评价指标类型复杂多样,选择新的处理复杂类型数据、不确定数据和未定义数据的数学工具软集合作为科研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期望为科技管理部门加强科研信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研信用;CIPP模式;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13
      |
      0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25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 付雷
      2023, 2(1): 103-110.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3.01.012
      摘要:奥地利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从物理学的视角阐述了对于生命本质的基本看法,并提出一些新的概念。薛定谔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生命是什么?》在分子生物学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关键词: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分子生物学   
      20
      |
      3
      |
      0
      <HTML>
      <网络PDF><WORD><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0709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3-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