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2 1 2

      其他

    • 韩启德
      2022, 1(2): 145-149.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1
      摘要:从2020年9月开始,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开始面向全校开设《当代科技史》通识公选课,由韩启德院士讲授课程开篇导论。本文系在其讲稿基础上精练改写而成。作者在其中对当代科技史的脉络和主线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系统梳理,将自己对于当代科技发展的观察和理解凝练其中,可以激发读者对当代科技史的兴趣和思考。  
      关键词:科技史;科技革命;科技创新   
      18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49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葛惟昆
      2022, 1(2): 150-157.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2
      摘要: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和开创量子信息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物理学家。这无疑是量子光学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的历史节点。量子光学贡献在于量子纠缠的量子力学诠释,而量子纠缠又是量子光学前沿领域——量子信息科学的基石。本文从量子光学与量子纠缠的关联入手,试图对量子光学和量子纠缠给予基础性的介绍和评价。  
      关键词:量子光学;量子纠缠;量子力学   
      12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156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吴国林
      2022, 1(2): 158-16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3
      摘要:诠释学在于理解文本及其意义,“理解”是诠释学的核心。诠释学的理解关注的是对一般人文文本的理解,理解具有以下特点:理解是一种循环,理解就是解释,理解是一种艺术,理解是此在存在的一种方式,理解要有前理解,理解、解释(Auslegung)与应用的统一,理解是视域融合,理解就是效果历史。通过对量子文本的理解的研究,量子理解也具有一般人文文本理解的特点,特别是量子理解也是视域融合,量子理解也是效果历史。量子文本的视域意味着:量子世界是其客观性与意义筹划的统一。  
      关键词:理解;量子理解;视域融合;效果历史   
      11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191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张仁,吕辰威
      2022, 1(2): 167-177.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4
      摘要:对称性在物理的研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其良好的可操控性,冷原子物理已成为开展量子模拟、量子调控的理想平台。对称性分析也是冷原子物理理论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手段。在本文中,我们关注冷原子物理中的SU(1,1)对称性。我们首先简介SU(1,1)对称性的基本性质,并回顾冷原子物理中的部分动力学研究进展。随后,我们将讨论SU(1,1)对称性在动力学及其几何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我们展望了SU(1,1)对称性有可能给出的新的研究进展,为冷原子物理研究带来新的活力。  
      关键词:SU(1,1)对称性;冷原子物理;玻色气体;标度不变费米气体;Efimov物理   
      11
      |
      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2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宋士吉,杨乐,潘旭冉,韩益增,黄众
      2022, 1(2): 178-192.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5
      摘要:油田资源勘探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括油气生产全过程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存储、应用等多个环节,生产过程数据复杂、异构,具有数据不完备和时空分布等特征。本文探讨冗余数据处理技术、缺失数据处理技术、分布式数据融合技术的特点,结合油气生产过程的典型案例给出的实际数据,给出复杂、异构且不完备数据处理方法在油田生产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及预测中的应用论证评估。进而利用复杂异构数据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建立生产设备状态监测、诊断及预测的数据资源管理框架、数据处理流程及相关数据技术规范。  
      关键词:油田资源勘探;数据融合;分布式数据库管理   
      11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02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肖峰
      2022, 1(2): 193-203.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6
      摘要:脑机接口是一项具有神奇功能并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技术,它缘起于脑电现象的发现,萌生于科幻作品中的梦想,实现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实验室,发展于治疗和增强的各种应用。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为人类未来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提供了新的前景。  
      关键词:脑机接口;脑信号;治疗;人工增强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2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刘晋仙,李倩茹,苏嘉贺,李晓琪,柴宝峰
      2022, 1(2): 204-209.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7
      摘要:季节性冻融是北温带山地湖泊最为明显的环境变化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气候变化与季节性冻融的联系,季节冻融过程中冰盖厚度和温度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微生物群落包括:细菌、真菌和原生生物对季节性冻融过程的适应性;探讨了季节性冻融对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程度,明确了细菌群落在湖泊冻融过程中的变化更显著,是指示气候变化的理想生物指标。表明不同微生物群落对冻融过程的适应性不同,最终对山地湖泊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产生影响。  
      关键词:微生物;季节性冻融;山地湖泊;气候变化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40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赵云昊,张丽增,田俊生,秦雪梅
      2022, 1(2): 210-21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8
      摘要:古代经典名方是中华民族千年来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疗效确切的方剂,是中药复方创新药研发的重要源头,本文以逍遥散化裁研发新药柴归颗粒为例,通过总结逍遥散基础研究到创新药开发的历程,提出临床需求、资源禀赋和确方充分的“三要素”选题依据,探索了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三结合”的处方化裁路径,形成了阐明新机制、配伍新处方和研制新剂型的创新药“三新”研发策略。  
      关键词:经典名方;中药创新药研发;逍遥散;柴归颗粒;研究思路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59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赵云波,闫白鸽
      2022, 1(2): 217-224.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09
      摘要:露西·夏皮罗是一位传奇的女性生物学家,她大学所学专业是美术,之后才转而攻读生物学并成为一位知名的生物发育学家。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以艺术与科学为主线,回顾她由艺术转向科学的过程,介绍其主要科学成就和她在社会活动领域的理念及影响,提炼总结其善于将美术学培养起来的空间感转化到微生物结构构象实践中、对科研选题的敏感性和科研过程中坚忍不拔的品格及重视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等科学家精神。  
      关键词:露西·夏皮罗;科学与艺术;社会活动   
      9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77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裴喜燕
      2022, 1(2): 225-230.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10
      摘要:牙龈退缩是牙周炎最常见的伴发病变,可导致牙齿敏感影响生活质量,根面暴露影响美观,继而发生楔状缺损及龋坏等。如何早期干预,微创有效地改善牙龈退缩,预防其进展至关重要。本文报告一例患者多颗牙敏感伴牙龈退缩、楔状缺损及扭转,检查发现11-14/21牙龈退缩1~5 mm,Miller Ⅰ度,11伴扭转及楔状缺损,诊断为11-14/21牙龈退缩及11楔状缺损。治疗为根面覆盖术及11树脂充填。具体术式为经前庭沟切口骨膜下隧道入路(VISTA)及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SCTG)。SCTG联合冠向复位瓣(CAF)为经典公认的治疗方法。VISTA技术在此基础上更微创,有效减少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术后敏感症状消失,术后1.5~2年根面完全覆盖,临床效果稳定。  
      关键词:牙龈退缩;经前庭沟切口骨膜下隧道入路;根面覆盖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冠向复位瓣   
      4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392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刘永谋,伍铭伟
      2022, 1(2): 231-236.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11
      摘要: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分析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主要包括3种不同的研究进路。实验室研究进路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考察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文本与话语研究进路着重探讨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科学争论研究进路主要分析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更替与发展,三种主要进路互不割裂,相互补充,共同阐释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古代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学;中国古代科学史;实验室研究;科学争论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408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万小龙
      2022, 1(2): 237-244.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12
      摘要: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不同学科间交叉和科技与社会一体化所呈现的整体、辩证和不确定等非经典性形成当代新兴科技外向扩张的基本特征;而理论性科学探索受实验与数学的制约、基础性技术开发受资源与经济的制约和社会性工程应用受治理与伦理的制约。这两方面导致知识技能外向表面的爆炸与内生深层认知不足的矛盾,必然发展出层次贯穿性的趋势。不同科学与人文理论构成基础Ⅰ,其中双重缠绕的各种非经典性构成基础Ⅱ,虽然非经典逻辑是统一解决各种非经典性的基础Ⅲ,但它本身还需基础Ⅳ的严格反思。如果不解决基础Ⅳ,在基础Ⅰ到基础Ⅲ会有许多正负冗余而不知;解决了基础Ⅳ,原则上就可降维解决基础Ⅰ到基础Ⅲ的难题,而以更为节简又统一的范式体现科技真善美的人性。  
      关键词:新兴科技;基本特征;发展趋势   
      4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422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 赵永斌,高雨茜,杨军
      2022, 1(2): 245-252. DOI: 10.12405/j.issn.2097-1486.2022.02.013
      摘要:资源型区域是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为资源型区域低碳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机制,但当前学界缺少对资源型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减排效应检验。本文基于晋、陕、宁、蒙四省区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并采用固定效应计量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降低资源型区域碳排放;资源型区域快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产能升级快速释放了较大减排潜力,未来需要依靠技术创新、能源结构转型等措施进一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资源型区域第二产业比重与碳排放有正向关系。基于此,本文从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生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转型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区域;数字经济;碳排放;“双碳”目标   
      6
      |
      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76206433 false
      发布时间:2024-11-01
    0